孔子最宠爱的学生子路是怎么死的?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孔子认为子路伉直好勇。这既是对子路个性的贴切总结,也像是一道催命符,死死的黏在子路身上,最终伴随子路成为一摊肉酱。
子路,即孔子弟子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因而后人尊称其为子路。鲁襄公三十一年(前542),子路出生在鲁国卞地(今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汴桥村)的一户贫苦农家。生在这样一个终日为温饱而挣扎的家庭,子路从小就不得不参与劳作,以减轻家庭负担。
在田间地头长大,子路便是注定了的为人肆意而实在,不重礼节。《史记》记载,早年的子路性格直爽,为人豪放,身上颇有种"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气概。
他佩戴的帽子似雄鸡尾,引人瞩目;他携带用公猪的獠牙装饰的刀剑,让人畏惧。正是因为子路是这么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才会一开始瞧不起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的孔子,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冒犯,甚至欺负孔子。
好在孔子大度,不把子路的出格行为往心里去。相反,孔子还专门设计,一点点引导子路去接触、接受礼乐制度。在孔子的悉心引导之下,子路终于认清自己的不足,正式对孔子行拜师礼,成为孔子的学生。
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子路虽然一直跟随在孔子身边,侍奉孔子,求学于孔子。但他原本养成的伉直好勇的个性,却一点没变。孔子曾评价说,"(子路)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在孔子看来,子路勇武而又直爽,有意愿也有能力帮助百姓维护正义,本来是件好事。但子路过于"一根筋",有些好斗,过于刚烈。孔子担心,万事有度,子路这样很容易招惹到别人,最终落得个"不得其死"的下场。
本性勇武是一方面,孔子还曾说,"由(即子路)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这话精简一下,就是成语"登堂入室"。
在孔子看来,子路虽然长期跟在自己身边学习,但其实子路学到的都是一些礼乐的皮毛。礼乐的内核并未被子路内化。子路还只是一个穿着君子之衣的一般人。
这样一个野气未脱的大汉,做官之后极易与官场格格不入
。据传,子路曾在邵地做官。当时掌握鲁国实权的季氏命令人们在五个月以内修筑一条运河。而邵地正好被这条计划中的运河穿过。
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有限,鲁国的财政状况也一般。要求百姓在五个月内修筑一条运河,难度极大。为了激励百姓,缓解财政压力,子路自掏腰包,把自己的俸禄和家里的粮食拿出来当作补贴。这事乍一看是子路为人厚道、豪放,善待百姓。可正如孔子所说,这是一种越权。
子路的行为虽然是一种仁义之举,但也是他不把上级权贵放在眼里的结果。这么一个"一根筋"式的追求仁义的人,难以避免与权贵发生矛盾。
尽管自己的仁义之举不被老师认同。子路却还是坚持自己的做法。或者说,子路是一个非常固执己见的人
。即使是在自己敬爱的老师面前,子路都是有事说事,绝不含糊。求学期间,子路甚至说出"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这样的话,去否认读书成才这条路。
后来,子路在卫国谋得一份官职,成了为卫出公效力的臣子。不过此时卫国的政坛暗潮涌动。大夫孔悝的母亲伯姬和其弟弟蒯聩谋划赶走卫出公,让蒯聩称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伯姬要挟孔悝弑君,希望他支持自己的舅舅蒯聩。但孔悝站在卫出公一方,拒绝与蒯聩合作。恼羞成怒的蒯聩囚禁了孔悝。卫出公闻讯,仓皇出逃。
当时子路并未在都城,但他在得知此事后迅速赶回去,想要制止蒯聩的谋逆。"(卫灵公)太子(蒯聩)闻之,惧,下石乞、盂黡敌子路,以戈击之。"因为受到两人的夹击,子路堪堪躲开,被割断了帽子上的缨。结果子路的第一反应不是赶紧动手打败二人,而是说:"君子死,冠不免"。为了确保自己依旧遵守君子的礼仪,子路停下来,想重新把缨系上。结果石、盂二人毫不讲究君子之道,冲上去将子路砍成了肉酱。
就是这么一个哪怕违背师意、冒犯权贵也要坚持己见的子路,最终死在了自己对礼乐制度的坚守之中。他回到都城是为了阻止违背礼制的蒯聩,葬身戈下是为了践行君子的礼乐。
他的死看起来是"迂腐"和执拗所致,但对子路来说,那正是他对自己理想的坚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还不了解:清代刘墉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多尔衮和福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多尔衮详情
还不了解:福临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福临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清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清代皇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对清代皇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的皇子详情
对曹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绝顶聪明的曹冲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女皇武则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详情
对顺治和康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顺治为啥详情
所谓乱世出英豪所以不缺乏明主,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详情
传说宋仁宗下令推迟考试是因为苏辙生病是真的吗?这是真的,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大详情
历史上的青苗法,亦称“常平新法”,历史上苏辙为什么反对青苗法?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众所周知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那么他官场表现怎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众所周知苏辙的官场之路走得并不平坦,可以说是大起大落。那么历史上苏辙为何被贬详情
历史上苏辙的胆子有多大?苏辙其实是个很虎的人,他敢批评皇帝,言辞还十分犀利,详情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原文是什么?怎么理解?这首诗描写的是苏辙晚年闲居颍昌时的详情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历史上苏辙为何没有苏轼出名?是因为才华不够吗?其实不是这个原详情
传说苏辙的破家嫁女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因为在那时候娶媳妇不需要多少彩礼,嫁姑详情
对古代皇帝上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详情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历史上沈括为什么会兵败永乐城?这其实是有有诸多方面的因素详情
曹操生涯的最险一战,乌桓之战是怎么打的?众所周知乌桓当时是东胡的地盘,由少数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史称白登之围。接详情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为打击匈奴,曾两次进军河西,史详情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为打击匈奴,曾两次进军河西,史详情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为打击匈奴,曾两次进军河西,史详情
秦末农民战争,又称秦末农民起义,秦朝末年群雄并起,全国各地爆发农民起义,这也详情
秦末农民战争,又称秦末农民起义,秦朝末年群雄并起,全国各地爆发农民起义,这也详情
秦末农民战争,又称秦末农民起义,秦朝末年群雄并起,全国各地爆发农民起义,这也详情
秦末农民战争,又称秦末农民起义,秦朝末年群雄并起,全国各地爆发农民起义,这也详情
秦始皇有20多个儿女,然而史书中却几乎没有关于皇后与妃嫔的记载,秦始皇的一生详情
对慈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1881年详情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详情
徐达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民间一直详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后世对诸葛亮一生的评价,他尽心尽力辅佐刘备和刘禅,为详情
清朝十二位皇帝,有两位的身世存在着争议,一位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因为年代久远,详情
溥仪是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他一生有过很详情
你知道孝庄太后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公元1644年详情
历史上有权势的女人养情夫小白脸的故事后世记载的也有很多,只不过这些事情都说的详情
大家好,说起洪承畴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自古红颜多薄命,阿鲁特氏是同治帝的皇后,但生前就受到各种不公正的待遇,死后竟详情
宋朝的青苗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很多人都不知道蜀学是什么?这是以苏轼苏辙这两兄弟作为主要代表人物的一种学说,详情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宋朝为什么刮起一股厚嫁风?这是因为宋朝时女性拥有了一定的详情
历史上隙积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水法冶金的起源于哪里?胆铜法是什么?其实这一技术最早在我国出现,在世界冶金史详情
我国古代是怎么制墨的?其实历朝历代关于墨的研制都不曾间断,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详情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那么我国古代是怎么计算时详情
十二气历和节气的区别在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详情
历史上“南袁北纪”分别指的是谁?"南袁"指的是袁枚,号随详情
为何古代一定要等到秋后问斩和午时三刻才能问斩?这是因为古人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详情
为什么说姬姓是万姓之祖?这是因为我国有很多姓氏是由姬姓演变、衍生出而来,接下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写的是什么内容?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详情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写的是什么内容?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还不知道苏辙的《逍遥堂会宿二首》表达的是什么感情?此诗是触景伤情,前两句是写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